新闻资讯
地址:浙江省 海宁经济开发区石泾路25号
电话:0573-87273180
传真:0573-87273180
邮箱:hnssjt8888@163.com
发布时间2017-04-26 发布:浙江威马逊建材 浏览:2562次
苏蕴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司长
我很高兴能参加2016全国装配式建筑交流大会,受陈宜明总工的委托,我谨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情况。
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印发标志着我国装配式建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是我国建筑建造方式从现浇向装配式转变的标志性节点。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发展装配式建筑必将带来建筑行业、勘察设计、生产施工、工程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变化。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在这里,我想就如何落实好《指导意见》,全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大家做几点交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前提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培育新产能新动能,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
(一)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存在资源消耗大、劳动环境差、质量通病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我国也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截至2015年底,共组织了11个城市和57家企业开展试点示范。一些地方也积极推动,相继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总体来看,我国建筑建造大多仍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足5%,规模化程度低,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有效的政策支持、完善的技术标准、适合的工程管理制度以及专业的人才队伍,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装配式建筑不仅是建造方式的革新,更是全行业改革创新的重要推手。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装配式建筑充分利用现代制造技术,将建造过程与信息化、工业化紧密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建筑业技术创新和进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装配式建筑在节能、节材、减排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成效已在国内外大量的工程项目中得到验证。相对于传统现浇方式,发展装配式建筑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施工周期30%左右,明显减少后期使用维修费用;可节水约50%,降低砂浆用量约60%,节约木材约80%,降低施工能耗约20%,减少建筑垃圾
70%以上,并显著降低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也是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抓手。
(三)发展装配式建筑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
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带动部品部件行业发展,拉动机械装备、施工机具以及运输设备的生产,形成新产业,扩大社会投资。同时有
效消耗钢铁过剩产能,形成钢材的战略储备,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
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关键还是认识问题。现在推广装配式建筑应该说在成本、工艺、材料这些方面,不应该是主要的问题了,关键是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是政府下不下决心的问题。国外在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初期,大多也是通过立法和政府的强推来执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理解装配式建筑的重大意义,认准目标,下定决心,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30%的目标,如果我们再不全力助推,就会错失建造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那将是我们的重大遗憾。
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已于9月27日正式印发,全行业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这里我再提纲挈领的给大家报告一下。
(一)《指导意见》确定了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保障措施,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
在目标上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这也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这个30%的目标,是要在全国范围内达到的目标。《指导意见》划分了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具体来说就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之所以这么划分主要是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装配式建筑基础各不相同,目标和要求应该有所区分。据统计,重点推进地区和积极推进地区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约67%,每年的建设量大,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基础较好,这些地区的率先发展,能够起到以点带面、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指导意见》提出了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部品部件生产、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推进建筑全装修、推广绿色建材、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八项重点任务。
这八项任务,不仅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等建造过程提出了要求,同时对绿色建材的生产应用、建筑全装修和工程建设监管制度都提出了要求。体现了装配式建筑不仅建造方式是新型的,最终形成的建筑产品应该是绿色高品质的,这也是建筑业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供给的具体表现。
(三)为了达成目标、完成任务,《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强化队伍建设和做好宣传引导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下一步部里还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试点示范管理办法。目前已经启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规程的编制,以及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还将开展技术评估,召开现场推进会以及专题研讨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希望大家予以关注。
三、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思路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解决技术、标准、体制、产业以及队伍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今后一个时期,我想重点应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是技术和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完备的标准规范作支撑。要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结合“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国家“十三五”科技重点专项,围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及组合结构等,有针对性地研究突破设计、生产、施工及质量安全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成熟的技术体系。对研究和创新的成果也要及时转化为标准规范。要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作用,编制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专用标准,其中成熟稳定的要及时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抓紧组织编制通用设计标准图集、技术指南以及通用产品与设备手册等。鼓励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起来建立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技术联盟,支撑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的健全。
第二是体制和机制。
装配式建造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现浇方式,我们现在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适应现浇的管理方式,如何形成适应新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现代的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和基础,需要我们改进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招投标制度,推行工程总承包,改革设计生产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监管制度,营造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监管体制和市场环境。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式,将部品部件的生产纳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范畴。完善质量检测制度,加强施工现场部品部件进厂检测,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质量追溯。
装配式建筑不仅是建造方式的变化,更是建筑业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关键内容,是全行业的一件大事。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强调协同推进、融合推进。协同推进就是要统筹设计、生产、施工各个环节,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建筑市场管理等各个领域,形成建筑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合力发展。通过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创新。融合推进就是要整合绿色建筑,包括个性化的全装修,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装配式建筑能够成为高品质建筑,为老百姓提供健康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第三是布局和产业。
国家明确了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三个类型的推进,这是国家在装配式建筑发展做出的一个总体布局。反映在各个省、各个市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安排,要对市场、产业、产能进行研究分析,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自己实施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整体布局。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以及混合结构建筑,各地应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结构类型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在产业布局上也有区域和整体的概念,比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适合的运输半径大体上在150-200公里,但是钢结构和木结构除了要依托特定条件,产能基础,运输半径是可以适当大一些,产业布局不一定局限于一个市一个省。总而言之,要实事求是,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条件可以从区域角度统筹安排。
在产业基地的建设上,既要有国家的,也要有地区级的产业基地,以产业基地的建设带动全产业链的完善和产能的合理布局。在这方面各地正在探索,创建一批国家住宅产业化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部分省市也出台了本地的政策措施。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装配式建筑是住宅产业化工作的延续,也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三者是统一的,工作是延续的,不是相互割裂的。
第四是队伍和技能。
要着力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企业的能力。目前全国大多数的设计院、施工企业没有做过装配式建筑项目,我们有个统计数字不一定准,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仅有96家设计单位和67家大型的施工单位做过装配式建筑项目,无论是在技能、水平,还是人才队伍上应该说严重不足。所以要培育高水平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技术队伍、人才队伍,这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全力做好,统筹考虑,既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也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当前建筑业普遍存在用人短缺、年龄偏大、年轻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上涨等问题,据测算,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用工约减少30%左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同时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和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推动建筑业的农民工向专业工人转型。
总之,我们希望在技术和标准、体制和机制、布局和产业、队伍和技能这四个方面发好力,来实现“五个一”的目标。也就是完善一批技术体系、健全一套标准规范、打造一支过硬队伍、创新一套监管制度、营造一个市场环境。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整体思路,也是近期的工作重点。
当然,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发力是一方面,发声也应该是重要的一方面。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全社会的认识度,包括共同关注、多方支持的氛围尚不明显,希望各位专家、业界人士,特别是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大家要共同努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广泛宣传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经济社会效益,宣传装配式建筑基本知识,尽快提升全社会的认知度,促进装配式建筑以及相关产业和以及市场的发展。
同志们,做好装配式建筑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需要全行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行政管理部门,有设计、生产、施工企业,有专业机构,有行业协会,有高等院校,这些都是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中坚力量。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交流与研讨,大家能够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END
编者注
本文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苏蕴山司长在10月13日举行的2016全国装配式建筑交流大会上的演讲报告。根据速记整理,经本刊编辑。原文刊载于《建设科技》杂志2016年10月合刊中。